空气过滤器是一种物理屏障装置,其主要功能是从流动的空气中去除固体颗粒物(如灰尘、花粉、烟雾、细菌等)或有时是气态污染物(如异味、某些化学物质)。它让相对洁净的空气通过,而将污染物截留在过滤材料中。
核心目的:
改善室内空气质量: 保护人体健康,减少过敏原、刺激物和病原体。
保护设备: 防止灰尘和颗粒物进入敏感机械、电子设备、发动机、涡轮机等,避免磨损、堵塞或故障。
满足特定环境要求: 在洁净室、手术室、实验室、制药生产车间等场所,维持极高的空气洁净度标准。
去除异味和有害气体: 某些特殊类型的过滤器可以吸附气态污染物。
关键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:
1.过滤介质:
材料: 最常见的是由合成纤维(如聚丙烯、聚酯)、玻璃纤维、棉、金属网、活性炭(用于气体吸附)或它们的组合制成。
结构: 可以是蓬松的非织造布(如熔喷布)、紧密编织的织物、折叠的“V”形或平板状。折叠设计增加了有效过滤面积。
作用: 这是实际捕捉颗粒的核心部分。其纤维结构形成错综复杂的路径。
2.过滤框架/外框:
通常由硬纸板、塑料或金属制成。
作用: 固定过滤介质,提供结构支撑,并确保过滤器能正确密封安装在设备(如空调、净化器、通风管道)的过滤槽内,防止空气“旁路”(不经过滤直接绕过)。
3.工作原理(主要针对颗粒物):
直接拦截: 颗粒直接撞到纤维上并被粘附。
惯性撞击: 较大的、较重的颗粒因惯性无法随气流绕过纤维,直接撞上纤维。
扩散: 极小的颗粒(<0.1微米)由于布朗运动(随机热运动)而偏离气流,撞上纤维。这在低速气流下更有效。
静电吸引: 一些过滤器(尤其是HEPA)的纤维带有静电荷,能主动吸引带电或中性的颗粒物,显著提高捕捉效率,尤其是对小颗粒。
筛效应: 颗粒尺寸大于纤维间隙时,直接被筛下来(主要对非常大的颗粒有效)。
当含有颗粒物的空气被迫通过过滤介质时,颗粒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物理机制被捕获:
主要分类:
1.按过滤效率和应用场景:
HEPA过滤器: 核心标准是对0.3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≥99.97%。能捕捉绝大多数细颗粒物(PM2.5)、细菌、病毒载体、烟雾、过敏原等。是家用空气净化器、手术室、洁净室、实验室的核心部件。材料为超细玻璃纤维或PP/PTFE,结构高度致密折叠。
ULPA过滤器: 比HEPA更高效,对0.12微米颗粒效率≥99.999%。用于最高级别的洁净室(如半导体、生物制药)。
初效过滤器: 过滤效率最低。主要捕捉大颗粒(>5微米),如灰尘、毛发、粗纤维、飞虫。常用于保护下游更高级别的过滤器,安装在系统最前端。材料多为金属网、合成纤维粗滤棉。
中效过滤器: 效率介于初效和高效之间。能有效捕捉中等大小颗粒(1-10微米),如花粉、霉菌孢子、大部分粉尘。常用于商业建筑、医院普通区域、工业预过滤。材料多为较密的合成纤维无纺布,常折叠以增加面积。
高效过滤器:
活性炭过滤器: 主要目的不是过滤颗粒,而是吸附气态污染物、异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。通常由颗粒状、蜂窝状或浸渍了活性炭的纤维布构成。常与HEPA等组合使用。需要定期更换,吸附会饱和。
2.按形式和安装方式:
平板式过滤器
折叠式/袋式过滤器(增加有效面积)
金属网/可清洗过滤器(多为初效)
筒式/盒式过滤器
静电过滤器(利用静电荷吸引颗粒,部分可清洗)
重要性能指标:
过滤效率: 衡量过滤器捕捉特定大小颗粒的能力百分比。是核心指标。
容尘量: 过滤器在达到规定阻力值(堵塞)前能容纳的灰尘总量。影响使用寿命。
初始阻力/压降: 空气通过干净过滤器时产生的压力损失。阻力越小,风机能耗越低。
额定风量: 过滤器设计适用的空气流量范围。
CADR: 对于家用空气净化器,洁净空气输出率是一个重要指标,结合了过滤效率和风量。
CCM: 对于家用空气净化器,累计净化量代表滤网寿命(容尘量)。
主要应用领域:
家用/商用: 家用空调、新风系统、独立式空气净化器。
暖通空调: 建筑物的集中供暖、通风和空调系统。
交通运输: 汽车、火车、飞机舱内的空气循环系统。
工业: 保护生产设备(如燃气轮机、压缩机、精密仪器)、控制生产环境(喷涂车间、电子厂)、废气处理。
医疗: 手术室、无菌病房、实验室、生物安全柜。
洁净室: 半导体制造、制药、生物技术、航天等需要超净环境的行业。
空气过滤器是现代生活和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件,它默默地工作,为我们提供更清洁、更健康的空气,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,并确保关键设备的稳定运行。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类型(效率等级)和规格(尺寸、风量),并定期维护更换,是保证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。了解其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维护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