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换 350° 耐高温高效过滤器时,需兼顾高温环境安全、过滤性能保障、操作规范性三大核心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、人员安全风险或过滤失效。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更换前的准备:环境与工具适配
系统停机与降温
必须先关停上游高温设备(如烘箱、熔炉、热风炉),确保过滤器及周边管道温度降至50℃以下(避免高温烫伤或滤材遇冷脆化)。若系统无法完全停机(如连续生产场景),需通过旁路管道切换气流,隔离待更换过滤器区域,确保作业环境温度安全。
降温过程中避免急冷(如直接喷水),防止金属框架因温差过大产生裂纹(350℃高温下框架已热膨胀,骤冷易导致收缩不均)。
工具与备件适配
工具需耐温且防腐蚀:扳手、螺丝刀等选用高温合金材质(避免普通碳钢在残留高温下变形),拆卸时配备隔热手套、护目镜(防金属碎屑飞溅)。
新过滤器需提前检查:确认型号与旧件一致(如尺寸、过滤效率等级、耐温指标),核对滤材无破损、框架密封胶(如耐高温硅胶)无开裂,必要时进行预检漏(避免安装后发现泄漏返工)。
准备备用密封材料:如耐高温密封胶(耐 350℃以上)、金属垫片(用于框架缝隙填补),防止安装时发现密封失效而延误工期。
二、拆卸旧过滤器:避免二次污染与结构损伤
先清理周边积尘
拆卸前用高温兼容吸尘器(或压缩空气反向吹扫,需远离洁净区域)清理过滤器上游管道内的残留粉尘,避免拆卸时粉尘掉落至下游设备(如洁净室、反应器)造成污染。
若过滤器表面有黏性或腐蚀性残留物(如焦油、酸性粉尘),需先用专用溶剂(如高温清洗剂)软化后清理,防止拆卸时残留物脱落腐蚀操作人员或设备。
拆卸顺序与力度控制
按 “先松密封、后卸固定件” 的顺序操作:先剥离框架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胶(若为可拆卸式),或松开固定螺栓(避免强行拉扯导致框架变形)。
对于焊接固定的过滤器(部分高温系统为防泄漏采用焊接),需用专用切割工具(如等离子切割机)小心分离,切割时避免火花溅到周边易燃部件(如保温棉),必要时配备灭火器材。
拆卸后检查旧过滤器的损坏状态(如滤材破损位置、框架变形程度),记录原因(如是否因局部高温导致烧蚀),为新过滤器安装后的系统优化提供依据(如调整气流速度、加强局部降温)。
三、安装新过滤器:确保密封与受力均匀
安装位置清洁与校准
清理安装槽 / 法兰面:用砂纸打磨金属接触面的氧化层、残留密封胶,确保表面平整(误差≤2mm),否则易导致框架受力不均、密封失效。
核对安装方向:过滤器外壳通常标注 “气流方向”(箭头标识),必须与系统气流方向一致(高温气体从滤材上游进入),反向安装会导致阻力骤增、滤材快速堵塞。
密封与固定:防泄漏是核心
若为 “沟槽式安装”,需在框架与沟槽间嵌入耐高温密封垫(如陶瓷纤维垫、金属包覆垫片,耐 350℃以上),确保垫片无褶皱、完全贴合(避免局部缝隙漏风);
若为 “法兰连接”,需在接触面均匀涂抹耐高温密封胶(厚度 2-3mm),胶层固化前轻压过滤器,挤出气泡(固化后胶层需形成连续无孔密封带)。
密封方式适配:
固定力度适中:螺栓紧固时采用 “对角均匀拧紧” 法(避免单侧过紧导致框架变形),拧紧力矩参照产品说明(通常为 20-30N・m,过度拧紧可能压碎滤材或撕裂密封垫)。
避免滤材损伤
搬运新过滤器时需托举框架边缘,禁止抓握滤材表面(高温滤材多为玻璃纤维或陶瓷纤维,受力易断裂);
安装时确保滤材无褶皱、无拉伸(若框架与安装槽尺寸偏差,需调整后再固定,不可强行挤压滤材)。
四、安装后测试:验证过滤性能与安全性
泄漏检测(必做步骤)
若发现泄漏点(穿透率>0.01%),需停机重新紧固或补涂密封胶(轻微泄漏可修复,多处泄漏需更换新过滤器);
重点检查框架与安装槽的接缝、滤材与框架的粘合处(高温下密封胶易因热胀冷缩出现微缝)。
启动系统(先通常温气流,逐步升温至工作温度),用耐高温气溶胶检漏仪(如 PAO 法)扫描过滤器下游及周边密封部位:
阻力与风量测试
启动系统至 350℃工作温度,记录过滤器初阻力(应与产品标称值一致,偏差≤±10%),若阻力过高(如超过标称初阻力 30%),可能是安装时滤材受压变形或气流方向错误,需停机排查。
测试下游风量是否均匀(通过风速仪多点检测),避免因过滤器安装歪斜导致局部气流速度过高(加速滤材老化)。
高温稳定性观察
首次运行 24 小时内,定期检查过滤器框架温度(用红外测温仪),确认无局部过热(温差>50℃可能是气流短路或滤材堵塞);
观察密封胶是否出现软化、流淌(不合格产品在 350℃下可能失效),若有需紧急停机更换。
五、其他安全与规范要求
人员防护:即使系统降温后,操作时仍需佩戴隔热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金属部件残留余热烫伤;若处理过腐蚀性气体的过滤器,需额外佩戴防毒面具(防止残留气体挥发)。
旧过滤器处置:若滤材吸附有毒有害物(如重金属粉尘、腐蚀性介质),需按危废处理规范封装,交由专业机构处置,不可随意丢弃。
记录存档:记录更换日期、新过滤器型号、初阻力、检漏结果等信息,与历史数据对比,优化下次更换周期(如发现某批次过滤器寿命异常,可追溯原因)。
通过严格遵循以上步骤,可确保更换后的 350° 耐高温高效过滤器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,既保障过滤效率,又避免安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