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仪器检测中效有隔板过滤器的滤料(核心是检测是否破损、泄漏及过滤效率),需遵循规范流程,确保数据准确。常用仪器为尘埃粒子计数器(检测颗粒物泄漏)和风速仪(辅助判断气流分布是否均匀),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:
一、检测前的准备工作
设备与工具准备
核心仪器: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(量程建议包含 0.3μm、0.5μm 粒径,满足中效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检测需求)。
辅助工具:风速仪(检测过滤器表面风速,判断气流是否均匀)、卷尺(测量过滤器尺寸)、记号笔(标记泄漏点)、记录本(记录数据)。
耗材:酒精棉(清洁计数器采样口及过滤器表面)、手套(避免手部污染滤料)。
环境与系统准备
关闭可能干扰的污染源:如检测区域内的粉尘产生设备(打磨机、风机等),避免外部粉尘影响检测结果。
启动空调或净化系统:让系统稳定运行 30 分钟以上,确保气流状态稳定(中效过滤器需在额定风量下检测,否则阻力和泄漏状态可能失真)。
确认过滤器安装到位:检查过滤器与安装框架的密封是否严密(如边框是否压实、密封条是否完好),避免因安装问题导致的 “假泄漏”(非滤料本身问题)。
二、核心检测步骤(以尘埃粒子计数器为例)
1. 上游基准浓度检测(判断环境本底)
目的:确定过滤器上游的颗粒物浓度,作为对比基准(若上游浓度过高,需先排查是否有外部污染)。
操作:
将粒子计数器采样口置于过滤器上游 30cm 处(正对过滤器进风面),开启计数器,连续采样 3 次,记录 0.3μm、0.5μm 粒径的粒子浓度平均值(如 C 上游)。
若上游浓度过高(如 0.5μm 粒子浓度>10⁵粒 / L),需先运行系统 10-15 分钟,待气流稳定后再检测,避免环境本底干扰。
2. 下游泄漏点扫描检测(核心步骤)
原理:中效过滤器正常情况下,下游颗粒物浓度应远低于上游(符合设计的过滤效率,如 F5 级中效对 0.5μm 粒子过滤效率约 50%-60%);若某点浓度突然升高(接近或超过上游浓度),说明该位置存在滤料破损或泄漏。
操作:
若某点的 0.5μm 粒子浓度>上游浓度的 10%(或超过该区域洁净度等级的限值,如非洁净区下游浓度突然超过 10⁴粒 / L),判定为泄漏点,用记号笔标记。
若多个连续区域浓度异常升高,可能是滤料大面积破损(如撕裂),需重点确认。
计数器采样口距离滤料表面3-5cm,避免距离过近(吸入滤料表面积尘,导致数据失真)或过远(漏检小泄漏点)。
采样流量:设置为 2.83L/min(常规流量),每个小区域的采样时间≥10 秒(确保数据稳定性)。
粒径选择:优先检测 0.5μm 粒径(中效过滤器对该粒径的过滤效率最具代表性),同时记录 0.3μm 粒径数据作为参考。
以过滤器外框为边界,将滤料表面划分为若干个 10cm×10cm 的小区域(确保无遗漏),按 “从左到右、从上到下” 的顺序逐区扫描。
重点关注滤料与边框接缝处、滤料褶皱密集区、内部隔板与滤料接触部位(这些是泄漏高发区)。
设定扫描路径:
采样口位置与参数设置:
判断泄漏标准:
3. 气流分布均匀性检测(辅助判断滤料状态)
原理:滤料若局部堵塞、破损或内部隔板变形,会导致过滤器表面风速分布不均(风速差异>20%),间接反映滤料状态异常。
操作:
用风速仪在过滤器下游 30cm 处,按上述 10cm×10cm 的分区方式,逐点测量风速,记录数据。
计算平均风速:若某区域风速远低于平均值(如<50%),可能是滤料堵塞或隔板挤压导致气流无法通过;若某区域风速远高于平均值(如>150%),可能是滤料破损(气流短路)。
三、检测后的数据分析与判断
泄漏点确认
对标记的泄漏点,重复检测 2-3 次,排除仪器误差或气流波动导致的偶然数据;若多次检测均超标,确认为真实泄漏。
若泄漏点位于滤料中间(非边框处),说明滤料破损;若泄漏点位于边框接缝处,可能是密封失效(需先调整安装,若仍泄漏则判定滤料边缘破损)。
过滤效率评估(可选)
若需评估整体过滤效率,可通过公式计算:
过滤效率(%)= [1 -(下游平均浓度 / 上游平均浓度)] × 100%
对比产品手册中的额定效率(如 F6 级中效效率为 60%-90%@0.5μm),若实测效率低于额定值 10% 以上,说明滤料已失效(即使无明显泄漏,也需更换)。
四、注意事项
仪器校准:尘埃粒子计数器需每年校准(符合 ISO 21501 标准),确保检测数据准确,避免因仪器误差导致误判。
人员操作规范:检测时避免身体遮挡过滤器进风面,防止气流扰动;采样口不可触碰滤料,以免损坏滤料或污染采样口。
安全防护:在高污染环境(如车间、机房)检测时,需佩戴防尘口罩,避免吸入扬起的粉尘。
总结
正确使用仪器检测的核心是:以尘埃粒子计数器为核心,通过上游基准对比、下游分区扫描,精准定位泄漏点;结合风速仪判断气流均匀性,辅助评估滤料状态。检测结果需结合过滤器的额定参数(效率、阻力)综合判断 —— 若存在泄漏或效率大幅下降,必须更换滤料,确保过滤系统有效运行。